目前分類:婦科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L小姐平時多在公司外頭跑業務,本來就沒有每日喝水的習慣,從早到傍晚騎著摩托車到處跑,更沒時間跑廁所。某日,她突然覺得下腹疼痛,尿尿時像火燒一樣,有如刀割般劇痛,而且每次如廁都需要花很多時間,上完還想再上,對於跑業務的L小姐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折磨!忍了兩天,突然上完廁所沖水時發現,馬桶裡居然一池「血水」,嚇得她趕緊掛診求助醫師。泌尿道感染是每個女性一輩子至少都會遇上幾次的常見疾病,特別是現在時序轉進悶熱的夏季,膀胱發炎的機率更高,所有女性朋友應該審慎面對。

為何女性感染的機會比男性高?泌尿道感染確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男女不平等的疾病,主要的原因在於男女先天構造的不同,女性尿道比較短,大約3-5公分長,且在生理構造上和陰道及肛門非常接近;而在正常狀況下,女生的陰道以及肛門都有不少細菌,只要稍不注意,很容易就把這兩個地方的細菌帶入尿道,就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發炎。

什麼原因容易引起感染?少喝水及憋尿是最常見的原因。人類全身的細胞約60%是水分組成的,如果在缺水的狀態下,很容易讓病菌侵入細胞內破壞,進而導致組織發炎。因此特別是在夏天,高溫的天氣及太陽的曝曬,容易蒸發掉體表的水份,此時如果疏忽補充足夠水份,再加上憋尿,尿液長時間在膀胱滯留,細菌更容易孳生繁衍,急性膀胱炎便隨時可能發生。此外性行為的過程也會把細菌從肛門、陰道帶到尿道,或是男生陰莖包皮上的細菌進入女性尿道裡,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停經後的婦女,由於體內女性荷爾蒙製造減少,導致尿道、膀胱組織萎縮,亦是造成膀胱炎好發的因素。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在電視媒體上,看到台灣癌症基金會拍攝國內首部「子宮頸癌癌友紀錄短片」的廣告。紀錄片中的女主角,在28歲時因陰道不正常出血,就診多次後,才經切片診斷確定為子宮頸癌。令人訝異的是在罹病前未曾有過性經驗,家族中也沒有相關之病史,而且生活作息正常,讓人怎樣都無法相信她會罹患子宮頸癌,因此大力宣導預防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的必要性。包括金門縣及台北縣也決定,讓縣內國中女生免費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忽然間,子宮頸癌疫苗似乎成為目前政府最夯的公共衛生政策,許多民眾也紛紛開始詢問子宮頸癌疫苗。然而,亦有民間團體公開反對這項政府的美意,認為此疫苗注射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政府似乎還沒給大眾一個明白的交代,難不成又要來一個「新流感疫苗」的爭議?到底需不需要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每一個現代女性都需要正確且充分的資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一年全球有51萬多名子宮頸癌新增病例,約23萬名死於子宮頸癌,其中約八成是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女性。而在台灣,子宮頸癌仍是全國女性癌症發生的前五名,依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自民國94年到97年期間,平均每年仍有近5千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包含原位癌),不過鑒於子宮頸抹片的推廣,近年來死亡率則大幅地下降。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歲的C小姐,打從學生時代開始,就不太愛運動;日常生活的飲食更是挑食,不僅牛奶不敢喝,為了保持身材,對於肉類更是很少攝取。由於愛美的關係,只要是太陽天出門,能擦、能遮的各種方式都出爐,深怕白皙的皮膚被陽光給毀了。生完兩個小孩後,常常感到腰痠,原本以為是因生產的關係;然而時間一久,越來越不舒服,於是至醫院求診,經過檢查才發現,她已經骨質疏鬆第三級了!腰椎骨頭壓迫了神經,才會造成長期的腰痠。目前C小姐只能勤做復健,補充鈣片,以及小心留意預防跌倒,以免骨折的發生。

事實上,骨骼除了擔負著支撐、保護和運動的作用外,還有造血及儲存鈣等功能,在身體裡,它算是一種有生命的組織,每一分每一秒不斷的分解及再生形成。而分解及再生兩者功能的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而有所不同,例如青少年時期,骨骼形成速度大於分解速度,因此人身體才會不斷成長;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大約35歲以後,分解速度便會大於再生速度,骨內質量便會漸漸減少。這種減少的速度,會因為性別、個人體質、抽菸習慣、年齡、遺傳、工作性質及其他慢性疾病而有所不同;比如說,平時攝取鈣質量不足,欠缺運動,更年期婦女、甲狀腺亢進及長期久站的工作者,都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的骨頭,由於鈣質長期缺乏,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造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因此時間一久,疏鬆的骨頭無法承受外力造成的負荷,骨折便會容易發生。

一般而言,女性在35歲以後,骨質每年流失鈣質的速度約為1%;當停經之後,具有抑制骨質流失功能的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每年骨質便會以3至5%的速度流失,造成骨骼密度每下愈況,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由此可知,儲存骨本的觀念,必須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建立,到了老年才有骨本對抗老化的過程。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小姐自從生完第二胎後,每次大姨媽來的時候,彷如生完產後的惡露,量大到無法正常出門工作;因為沒幾分鐘,經血便會外滲出外褲,讓她每每覺得好糗、好尷尬,索性乾脆請假在家「閉關」。然而這也不是辦法,在家人的催促下,Y小姐勉強就醫檢查,卻赫然發現,肚子裡藏了兩顆如壘球般大小的子宮肌瘤。醫師建議她趕緊手術治療,兩種選擇:一是將子宮切除,二是做腹腔鏡將肌瘤拿掉,但兩種手術都可能造成術中出血過多,需要輸血的可能性很高。Y小姐一聽到手術,兩腳發軟,頭皮發麻,已經不知如何是好。「王醫師,有沒有不用開刀的方法,就可以把我的肌瘤拿掉啊?」經由轉介至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利用磁振導航超音波的技術,以無傷口、免開刀的方式,終將Y小姐的「心腹」之患去除掉!

子宮肌瘤是女性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生育年齡女性中,發生比例約為20-30%。雖然比例不算低,但是真正需要治療的不到一成,更不用擔心這種腫瘤有惡性的轉變,因為只有不到千分之五的機率是惡性的,且大多發生在更年期之後。一般而言,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有任何的症狀,或是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除了月經量多外,還可能會有骨盆腔的慢性疼痛,如經痛、性交疼痛等。若是肌瘤太大以致於壓迫到膀胱或直腸,可能造成頻尿、解尿困難,或便祕等症狀。大多數病例都不須開刀,但是需要密切追蹤觀察;如果有經血量或經痛的症狀,則可以先以藥物治療。若症狀持續無法改善,以目前的作法,最終可能以手術之方式來解決。由於手術具有一定的風險,對於許多女性來說,往往造成心理上的恐懼以及住院帶來的不便。因此當利用超音波來治療這類疾病時,確實帶來劃時代的創新!

在傳統上大家對於超音波的觀念,大多停留在只是一種診斷疾病的方法而已。然而早在1950年代,醫學已經開始利用超音波能夠產生熱能的原理,來治療神經性的疾病如腦瘤、中風患區溶解血塊等。所利用的原理就如同利用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在一點上,可以將熱能收集到產生一定能量,在溫度60-90℃下,以燃燒的方式將腫瘤溶解。但因為光是以超音波的熱能,無法有效定位,因此發展出利用核磁共振(MRI)來輔助定位,更能精準地將腫瘤細胞在高溫狀態下凝固壞死,達到無創口之熱切除手術。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國內一位醫師在報上發表了去年門診的案例,發現九名30多歲因月經不準時而無法順利懷孕的婦女,有四位罹患子宮內膜癌,為了生命,只好忍痛切除子宮及卵巢,讓原本抱著求子的夢想卻因而破滅。其他五位子宮內膜增生的病患,則是利用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治療的方法懷孕產子。這則新聞發布後,許多月經失調的病患紛紛來求診,深怕自己就成為媒體中的苦主。「王醫師,我的月經平時多會慢一兩天,這樣會不會得癌症?」「我的子宮內膜會不會太厚?…」短時間內已經造成許多女性的恐慌,月經到底準不準時,有很大的關係嗎?

首先先了解子宮內膜在月經週期的變化。當月經來的時候,子宮內膜陸陸續續脫落形成經血;此時賀爾蒙開始分泌,一方面刺激卵泡形成,另一方面,也會刺激子宮內膜逐漸變厚,以利將來胚胎形成後順利著床。然而,對某些女性來說,由於排卵功能不正常而無法排卵,導致雌激素持續刺激,使得子宮內膜增厚,增厚到某一程度時,子宮內膜細胞便會過度增加,形成內膜增生。從組織學上子宮內膜增生分為四種型態:典型簡單性、典型複雜性、非典型簡單性及非典型複雜性增生。前面兩型由於細胞較為良性,因此將來轉變成惡性機會不大;後面兩型則有將近二至三成的機率,轉變成子宮內膜癌,因此需要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一般而言,超音波可以檢查子宮內膜的厚度,但是在排卵之後,子宮內膜厚度便會增加。因此原則上厚度在1.6公分以上,都必須懷疑有子宮內膜增生的可能性。若懷疑內膜增生,需要做子宮內膜的切片檢查。以往可以在門診以細長吸管伸入子宮腔內採樣,雖然方便且較為不痛,但抽取標本可能不夠或未取到異常組織,所以準確度不高。傳統子宮內膜刮搔手術,將整面子宮內膜刮下來檢驗,比較能抓到病灶,只是需要上麻醉較不方便。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年近30歲的W小姐,自從有大姨媽以來,月事都很順,就像是裝了計時器一般,每個月按時來報到。不知是怎麼了,這幾個月的月經卻突然變調,前兩、三個月經血量變的很少,幾乎可以不用衛生棉就可以渡過;這兩個月月經結束後一個星期,又開始來一點點,右下腹悶悶的痛,一、兩天又自己好了,讓她著實困擾著,也憂心起來是否自己身體長了不該長的東西。「王醫師,這幾個月的好朋友實在是令人煩惱,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前面兩個月可能是沒有排卵,後面兩個月的狀況可能是排卵性出血。」W小姐有聽沒有懂,滿臉狐疑,「我有月經啊!怎麼會沒排卵?」接著問:「以前排卵期到了,頂多水狀分泌物增加,從來沒都有出血過…」經過詳細詢問後,才了解原來這些日子來,W小姐上夜班的關係,所以讓她的睡眠習性改變,導致身體內分泌功能失調,才會造成月事不順。想一想,一個女人自初經約10歲開始,直到更年期50歲,大約40年時間都跟月經有關,因此女性應該要好好暸解自己好朋友的狀況。

何謂排卵性出血?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一天門診中,一位焦急的媽媽,帶了一個小學3年級的妹妹來看診。原本以為這位媽媽應該只是帶小朋友來看陰道分泌物而已,沒想到她很心急的告訴我說:「王醫師不得了了,我女兒已經開始來月經,我怕她將來長不高,矮人家一截怎麼辦啊…」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發現,現在小女孩的發育特別早,有些不到10歲胸部就已經發育成形,甚至已經來月經。到底這麼早熟的狀況,是不是正常的,會不會影響小女孩的生長,做為家長的必須特別留心。

正常青春期的開始,主要是大腦的下視丘分泌性腺釋放激素,使得腦下腺垂體進而分泌黃體激素(LH)及濾泡刺激素(FSH),刺激性器官的發育,因此小女孩胸部便會開始發育,陰部長陰毛,陰蒂變大,之後月經便會形成;男生則是以睪丸發育開始,接著陰莖長長、變聲、長陰毛。一般而言,男孩發育的正常年齡為九歲以後,女孩則是八歲以後,也換句話說,如果小女孩在八歲以前,男孩在九歲以前,就已經發生第二性徵,便稱為「性早熟」。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小姐自從篩檢出子宮頸感染了人類乳突狀病毒後,成天憂心忡忡,深怕自己會罹患子宮頸癌,更懷疑是老公在外偷腥,使得她不幸感染。「王醫師,我的初戀到婚姻,都是我先生一個人,為何我會感染這種『見不得人』的病毒?」難道人類乳突狀病毒真的是只有經由性行為所傳染的嗎?

首先,我們必須先認識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病毒在全世界有一百多型,為何同樣是病毒感染,會造成良性或惡性的結果?主要是有的型只會在皮膚上形成無傷大雅的扁平疣,有的型會造成生殖器上的菜花,這些可以歸類成所謂的「低危險群」人類乳突狀病毒,如第6、11、42及43型等。這些低危險群HPV,與寄主一輩子和平共存,或者引起輕度的子宮頸上皮細胞病變,但是與子宮頸癌的發生關係不大。另一群病毒就不一樣了,例如第16、18、31、33等型病毒與子宮頸癌有較密切的關係,通常有高達90%的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的患者,身上可以找到這些高危險群的病毒。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社會越來越開放,男女都懂得享受魚水之歡,然而最掃興的,莫過於在還沒有生育計畫的時候意外「中獎」。因此各種避孕方式的發展日新月異,除了提供更高的避孕效率之外,也盡可能的減少其副作用,並增加使用的便利性。現在避孕方式的選擇很多元,隨著時代演進,由女性自主掌控生育計畫,以免不預期的懷孕,已經是新世紀的主流!從最早避孕藥的使用,避孕器的裝置,到幾年前的避孕貼片,在在都顯示讓女性自由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現在又有另一種新的「陰道避孕環」在台上市,提供現代女性另一個選擇。

以往的口服避孕藥,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調整經期,讓原本經期不規則的女性,可以每月月經正常;除此之外,針對經痛及經血量過多的女性來說,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對於一些生活忙碌的女性來說,每天服用避孕藥可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忘記服用或是搞錯服用時間;而且長期服用也些許增加了一些體重。為了減少女性在使用上的不便,之前上市的避孕貼片,確實提供了許多婦女的便利性。利用口服避孕藥的成分製作成貼片,經由皮膚吸收,一個禮拜更換一次,大大降低避孕藥的副作用,也因為血液中藥物濃度穩定,造成意外懷孕或者是不正常出血的困擾的機率便會降低許多。但是因為台灣氣候的關係,溼熱的環境往往造成皮膚容易發炎或是過敏,又加上畢竟是貼在皮膚上,影響穿著的選擇,且即使貼在隱密處,有時仍會讓女性或是性伴侶對於外觀產生不良的心理作用。現在避孕方式有了新選擇,陰道避孕環更可以提供婦女更為簡單且副作用較少的避孕方法。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現年30歲的W小姐從初經開始,便深受「大姨媽」困擾,當月經來報到的幾天總是痛不欲生,每次都得服用好幾顆止痛藥才能正常生活。W小姐曾經求助過許多婦產科醫師,得到的答案不是請她繼續服用止痛藥或是避孕藥,就是告訴W小姐「結婚生子後就好了」。然而,結婚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不但沒有解決她的經痛,更遲遲不見懷孕的消息。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兩邊卵巢巧克力囊腫,於是接受了腹腔鏡手術將囊腫切除。經過了兩年期之後,仍然未能懷孕,因此接受了兩次人工受孕但都是以失敗收場,於是W小姐決定接受試管嬰兒的治療。然而在治療的過程中,不但卵泡的數量只有兩、三顆,所形成的胚胎也只有一個,最終無法懷孕成功。面對卵巢對於治療反應不佳,W小姐心裡疑惑著:「難道是開刀所影響的嗎?」

所謂的巧克力囊腫,就是原本應存在於子宮內的子宮內膜跑到卵巢部位生長;當每個月月經來潮時,體內賀爾蒙刺激卵巢內的子宮內膜組織,產生經血積聚在卵巢內而形成一個囊腫,因為囊腫內黏稠液體及顏色類似巧克力,故稱為巧克力囊腫。一般而言,剛開始有巧克力囊腫的女性並不會有不適的症狀,但大部分都會有經痛的經驗。隨著時間進展,巧克力囊腫便會逐漸變大,甚至有可能從最初的單側卵巢,嚴重至兩側卵巢都有巧克力囊腫。因此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等,也可能發生。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紀30出頭的T小姐從生完小孩後,便一直受到「大姨媽」的困擾,每個月大姨媽來報到時,全家人可要繃緊神經應付T小姐,因為她不但經痛,噁心,頭暈,而且月經量大到需要用以前生產用的產褥墊,所以只要是每個月的月初,不僅全家人避之唯恐不及,公司同事也都知道T小姐請假在家跟「大姨媽」奮戰!不得已的T小姐到診間求助,「王醫師,我可不可以把子宮切掉?」

月經對於所有女性來說,是一生中最貼切的朋友。來也煩,不來也會煩;來多了,讓女人厭煩;來太少,又會擔心身體是否出了問題。然而「量多」、「經痛」應該是經歷過的女性最為困擾的問題,因為生活的品質常受到嚴重的影響。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必須先了解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女人,從青春期開始到更年期停經這段時間,既愛又恨的好朋友就是月經。有些人最怕「大姨媽」不來報到(深怕自己不小心懷孕);想懷孕的人則每日祈求「大姨媽」最好不要來。而如果生理期來勢洶洶,不小心側漏的時候,真想躲在廁所裡不出來;經痛要人命的時候,簡直是痛不欲生。根據醫學統計,平均每兩個女性就有一位有經痛的困擾,甚至有人形容經痛的疼痛感僅次於生產痛,可見經痛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真是一種夢靨!

經痛的原因

可分為原發性經痛或次發性經痛。所謂原發性的經痛是在骨盆腔或子宮、卵巢上並沒有可能的病灶,而大多從青春期開始。一般認為跟子宮肌肉異常收縮,使得子宮內分泌的前列腺素增加,所導致不等程度的腹痛。通常經痛發作的時間可能從月經來前幾個小時,或是經期來開始。至於次發性經痛則是在骨盆腔、卵巢或子宮、子宮頸上發現有病灶,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其他可能原因包括:骨盆腔炎、子宮肌瘤、子宮內避孕器、子宮頸或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頸狹窄、生殖道結構異常等等。經痛發作的時間從經期來前一至兩個星期就可能開始,且持續至整個月經結束,甚至在非經期也會下腹痛。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王懷麟

大部分女性一生當中應該都曾經經歷過經痛,尤其對於某些女性來說,經痛更是每一個月所要面臨的一個夢靨。在月經來潮時,可能出現不等程度的下腹部收縮痛或陣痛,有時亦會伴隨腹瀉、漲氣、發冷、冒冷汗、腰酸痛背等等,少數女性更是痛不欲生,影響情緒而無法正常生活。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懷麟

如果問十個女人有沒有在運動、多久運動一次,大概八個都會說:「沒有」,或「沒有時間」。為什麼不喜歡運動,幾乎答案都一樣:「怕流汗、怕曬黑、怕變醜」,「平常作家事就有在動」。運動對於女性到底有多重要呢?每個不同年齡的女人需要何種形式的運動?身為各種年齡層的女性應該都要知道。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骨質疏鬆,是每位女性朋友必須面對的課題,
在停經後五年內的黃金期,
最好接受女性荷爾蒙療法減少鈣質流失,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冷保暖之餘,也要注意胯下的通氣與清潔,
平時衣物應確實烘乾或曬乾,以免衣物潮濕造成感染,
此外,少吃辛辣、睡眠充足,也可減少染菌的機會。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懷麟 

去年剛獲美國總統布希提名新任國務卿的萊斯女士因罹患子宮肌瘤,日前在華府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萊斯只在醫院休息了一個晚上,隔日就出院,並即刻上班。許多人很好奇,萊斯的子宮肌瘤怎麼這麼簡單就「解決」了?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懷麟

有些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就養成了每日使用護墊習慣,以為這樣可以保持會陰的清潔,其實不然,如此可能會受到念珠菌的感染而造成陰道炎。護墊的確可以讓貼身內褲保持乾淨,然而護墊本身並不透氣,長期使用容易滋生病菌,進而產生分泌物;越有分泌物,有些婦女就越依賴護墊,所以產生了惡性循環,分泌物永遠都難以擺脫。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懷麟

天氣冷很適合泡湯,但每年都有婦女因泡溫泉感染陰道炎的案例,因不敢就醫而自行到藥房買藥膏塗抹,以致造成外陰潰爛。因此提醒愛泡湯的婦女,千萬要小心感染陰道炎,如果真的不小心感染也應盡速就醫,避免後遺症產生。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10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勝裕新竹市十四日電)別以為卵巢畸胎瘤只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新竹南門綜合醫院婦產科就發現一起罕見病例,醫生從六十歲的婦人右側卵巢取出一個重達一千二百公克的良性畸胎瘤。由於卵巢畸胎瘤一般都出現在年輕女性身上,六十歲的婦女出現這麼大的畸胎瘤,相當罕見。
南門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王懷麟表示,一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早已過更年期,近年來肚子卻愈來愈大,原以為只是老年發福,沒有特別注意,不過她的下腹部卻經常疼痛,起先以為只是腸胃問題,自行服樂解決,但最近肚子痛的頻率愈來愈高,狀況特殊。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