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黃姓高齡產婦日前開記者會,控訴台北榮總醫師因醫療疏失導致女嬰胎死腹中;除了造成輿論界熱烈討論外,胎動問題對於正在懷孕的產婦心裡,更是造成莫大的恐慌。到底要如何注意胎動?胎動減少到什麼程度才有危險性?孕婦應該多了解胎動的意義,才能避免胎死腹中的悲劇和遺憾。
所謂的「胎動」,指的是胎兒自主性的運動,可能是局部的,或是呼吸、吞嚥羊水的動作,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翻滾或手腳活動。一天24小時,胎兒通常大部分時間都處在睡眠狀態,不過在睡眠時也會有身體上的活動。在安靜睡眠期時,胎兒不受外在刺激的影響,此時就算媽媽觸摸腹部或叫喚胎兒,也不會有胎動反應,但有時會出現不自主的運動,像是一般人睡覺時的翻身等;而在活動睡眠期很容易受到外在聲音、媽媽姿勢的改變而產生身體的動作,此時寶寶心跳也會加快。
一天當中胎兒清醒的時間很短,在這期間寶寶會做一些肢體運動、或脊椎屈伸運動、翻滾運動,因此胎動動作較大,也較頻繁。一般而言胎動最頻繁的時間是在晚上9點至凌晨1點之間,白天則是吃完飯後,由於血糖上升,胎動的次數也會比較多。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載疾病管制署近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麻疹病例,為北部一名42歲女性;目前已掌握805名接觸者,僅聯絡到250人,其中有4名是未滿1歲的幼兒,且3人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已緊急安排施打免疫球蛋白。許多孕婦聽到這個新聞,心裡難免產生恐慌及疑惑,到底麻疹跟德國麻疹是一樣的疾病嗎?孕婦該如何避免感染麻疹呢?
事實上麻疹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疾病,在醫學史上最早出現的記載,為西元十世紀的波斯帝國,一旦得過麻疹便終身免疫。而麻疹病毒會藉著空氣、飛沫來傳播,一年四季在世界各地都可能流行,有時會因接觸到病人咽喉的分泌物而遭到感染。
感染後其潛伏期約一至兩週,患者會發高燒、流鼻水、咳嗽、結膜炎。發燒三、四天後,在口腔兩頰內側黏膜會出現白色斑點,稱為柯氏斑點(Koplik spot);醫師若見到此斑點,便可確定診斷。之後從耳後出現紅疹,再逐步擴散到臉部、軀幹及四肢。當退燒後,皮疹會出現鱗屑性脫皮,有時會留下褐色的沉積。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歲的艾琳結婚沒多久,很快就有了好消息。第一次懷孕的她,沒什麼經驗,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為了讓大家都期待有個「白白胖胖」的娃娃誕生,她不顧自己身材可能會走樣的形象,懷孕過程中拼命吃;結果一個孕期下來,體重足足胖了25公斤。生完之後,原本曼妙的身材曲線,早已回不去了。
40歲的美魔女婷婷,身高162公分、體重49公斤,擁有33D、24、34的緊實好身材,擁有令人稱羨的「馬甲線」體型;如果沒跟您說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大概會讓許多人以為,婷婷可能尚未結婚生子。她兩次懷孕過程中,體重控制都在14公斤內,產後除了按部就班哺餵母乳外,閒暇之餘做些伸展、拉筋的運動來維持體態,每次產後大約三個月後,便恢復至產前的體重,體型更是回到結婚前的模樣。平平是同樣的懷孕,卻為何有截然不同的體重結果呢?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不容易懷孕的小珍,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準備未來新生命的到來。雖然懷孕已經到了五個月,沒什麼特別的不適,更不像其他孕婦經歷過一段痛苦的孕吐期,小珍完全沒有孕吐的感覺,看似一切都很順利;然而最令她困擾的就是,「嗯嗯」一直都不順,最嚴重的時候,曾經一個星期只上過一次廁所,在廁所等待老半天,偏偏就是嗯不出來。她擔心未來肚子越來越大,勢必更難排便,該如何是好,著實讓小珍擔憂不已。便秘是懷孕期間常見的問題之一,不僅會造成腹脹、腹痛等不適,更可能容易產生痔瘡,影響到生活品質。要如何解決便秘的問題,孕婦們應該事前多多了解預防及解決之道。
在未懷孕的狀況下,便秘算是很常見的現象。由於現代人飲食文化越來越精緻,纖維素食物攝取過少,又喜好高脂肪食品,加上生活型態不正常,因此便秘的比例相當嚴重。而懷孕過程中由於荷爾蒙的分泌,尤其是黃體素會導致腸胃道蠕動速度變慢,排空時間相對會增長;如果糞便在大腸停留的時間過長,大腸就會將糞便中的水分吸乾,導致糞便硬結,造成孕婦在懷孕期間排便不順。
此外孕期中補充的營養食品,如鐵劑與鈣片,亦容易導致便秘的發生。而隨著懷孕週數增加,子宮變大的結果,腸子受到擠壓,更因懷孕後骨盆底部肌肉的鬆弛,導致孕婦排便容易受阻。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鑑於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健康考量、環保、道德等種種因素,茹素人口包括西方國家在內已經不斷的攀升;從以往要求吃得飽、吃得好的觀念,現已逐漸提昇到要吃出健康;對於年輕的孕婦小琪也是如此,自從入社會工作之後,雖然不是宗教信仰或道德考量,但她純粹只是為了體內環保,因此便一直吃素到結婚後。然而,自從家人知道小琪懷孕後,卻因她吃素的問題,導致婆婆及先生對她吃素的習慣很不以為然,擔心肚子裡的寶寶會因此而不健康,讓她好不困擾。到底吃素的孕媽咪,會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生長?寶寶會不會容易營養不良呢?
基本上素食可分為全素(不吃任何動物來源的食物)、蛋素(蔬果、穀物及蛋)、奶素(蔬果、穀物之外,包括牛奶和乳酪製品)和蛋奶素(蔬果、穀物、蛋及奶製品)。由於蛋及奶製品可以提供身體蛋白質需求的來源,因此除了全素外,一般而言其他素食之孕婦比較沒有營養的困擾。
素食媽媽在孕期所需的營養素中,最容易缺少的就是鐵質和維生素B12。由於懷孕後體內血液容量增加,體內需要大量的鐵質才能製造紅血球,光靠食物來補充鐵質是不夠的,因此通常需要額外補充鐵質健康食品,生理性貧血才不至於太嚴重。而維他命B12在DNA合成、造血過程和神經的發育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食品中,因此長期茹素容易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胎兒巨紅血球型貧血、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不良的可能。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坊間常聽到:生小孩容易掉牙,「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生越多個掉越多顆。主要可能的原因是鈣質都被寶寶吸收掉了,所以鼓勵孕婦在孕期中多補充鈣質,以免牙齒掉光光。固然孕婦補充鈣質是絕對需要的,但掉牙真的是因為鈣質缺乏嗎?補充鈣質就真的可以預防掉牙嗎?
其實,根據許多研究顯示,懷孕時腹中寶寶並不會透過孕婦的牙齒來吸收鈣質;反而是因懷孕期間身體荷爾蒙的改變,讓口中酸性物質增多,因而在牙齒周圍產生細菌量增加,易造成牙肉腫脹、肉芽組織增生或牙周囊袋,所以常常在刷牙時容易出血。也因為荷爾蒙改變,孕婦比較愛吃酸性食物,以至於口腔中酸鹼值偏酸,久而久之容易讓牙齒脫鈣,而變得敏感。如果孕婦在孕期沒有好好清潔牙齒,便容易罹患蛀牙或得牙周病,嚴重的就會掉牙或者是需要拔牙。
什麼是牙周病呢?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堆積所導致。如果口腔衛生欠佳,細菌就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如果沒有經過適當處理,這些組織將受到破壞,支持牙齒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嚴重時可能造成牙齒動搖甚至脫落的狀況。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快到了流行感冒的季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每個人無不提心吊膽,深怕搭上了流感列車,導致身體不適,影響了工作與生活,甚至身體健康。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如老人、小孩及孕婦,更是需要及早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以減少流感產生的併發症。然而,不少準媽媽心中難免會擔心,需不需要打疫苗?可不可以打疫苗呢?
許多研究指出,懷孕時因身體荷爾蒙變化及營養需求的改變,使得孕婦心肺功能受到影響,免疫力變得較為脆弱,因此孕婦感染流感後,特別是在懷孕後期以及產後四週內,容易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增加了死亡的機率。此外,孕婦罹患流感後,除了會導致胎兒生長遲滯、體重過低、神經管缺陷、唇裂或先天性心臟病外,也會提高胎兒流產、早產及死產的機率。
一般而言,許多人包括孕婦在內,一年當中一定會有感冒的機會。普通的感冒與流行性感冒雖然兩者皆為病毒感染所致,產生的症狀也大致相似,但普通感冒後通常能較快痊癒,且病情較易受到控制,而流感帶來的影響相對較為嚴重,易產生全身性的症狀,例如全身痠痛、高燒及咳嗽、鼻水等現象。若在待產中因流感而發燒,新生兒甚至容易產生抽搐、腦病變或腦性麻痹等併發症。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媒體報載,國內一對夫妻,太太懷孕已經七個月,在南韓旅遊卻不慎跌倒,以至於早產生下一女嬰;由於醫療費用過於龐大,一時之間讓這對夫妻不知所措。所幸經由一名南韓知名女星協助,才能順利將女嬰平安接回台灣。相信這件新聞,除了讓台灣民眾了解國內健保制度的好處之外,對於現在正在懷孕的婦女來說,應該有很大的啟示。到底孕婦可不可以搭飛機出國?出國旅遊對身體及胎兒會不會有影響?應該注意哪些情況?每個大肚婆應該先事前謹慎思考及了解。
很多人第一個問題就是,當孕婦通過檢查門,會不會造成胎兒發育有不良的影響呢?其實只有行李是需要以X光來通過安檢,一般通關的門是金屬探測器,這對孕婦及胎兒都不會有影響的。
其次何時可以出國,則視孕婦身體狀況而定。在第一孕期中,當孕婦開始出現孕吐,在高空密閉環境中,更容易因氧氣濃度較為不足而導致孕吐更為嚴重。因此當孕婦孕吐感覺明顯,加上早期懷孕若有流產跡象,若是選擇這段期間出遊,常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一般而言,航空公司限制超過8個月的孕婦,原因在於在孕期8個月後,有可能提早發動產程,因此除非特殊原因,最好在8個月以前進行出國旅遊。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很多曾經得過皮蛇的人,對於那種痛不欲生、痛到想撞牆的經驗,都是終身難忘。但如果是孕婦被皮蛇纏身,不僅要忍受身上的疼痛,更要擔心肚子裡寶寶的健康,真的是身心兩煎熬。到底帶狀皰疹影響孕婦及寶寶程度有多大,會不會有併發症,每個孕媽咪都必須事前詳細了解,才能安安心心地懷孕生產。
帶狀皰疹,在台灣俗稱「皮蛇」或「蛇纏腰」,是一種與感染水痘相同的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灶。主要罹患帶狀皰疹的原因,是小時候長過水痘痊癒後,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裡;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潛藏在身體內的病毒,再度被活化,這些病毒就會沿著神經根細胞走向皮膚,引發帶狀疱疹,進而引起神經發炎疼痛。
帶狀皰疹病程通常大約兩週,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只會在身體某一皮膚表面部位會有疼痛、灼熱的感覺;經過了兩、三天後開始發生紅色皮疹,之後變成許多外表看起來像是水痘般的水泡,甚至膿泡,體表疼痛的感覺加劇,同時會有疲倦、瞌睡、全身不適、腸胃不適、發燒等症狀。大約五到七天後皮膚病灶乾燥結痂,但有些人雖然皮膚已經痊癒,疼痛可能還會持續幾週。然而,除非罹患癌症,或接受化療、電療,或愛滋病患者外,大多數人一生中可能只發作一次,終生免疫而不再復發。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孕媽咪從知道懷孕那一刻起,除了開始注意該如何飲食,才能對寶寶成長有最大的助益之外,最最擔心的就是,深怕那即將爬滿肚子、臀部、大腿等處的妊娠紋因此上身,更害怕從此便永遠回不去了! 該如何保衛肚皮,在孕期中彷彿已成為大多數孕婦最關心的議題。
所謂的妊娠紋,英文稱之為stretch mark,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因懷孕將肚皮撐開所導致的痕跡。懷孕期間腎上腺分泌大量葡萄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會增加皮膚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的脆性( fragility );當皮膚這兩種纖維的伸縮度超過一定限度時,進而引起纖維斷裂,於是皮膚表面就會形成長條狀粉紅色的紋路,隨著孕期時間便會增長及變寬,並呈現出紫紅色的紋路,這就是妊娠紋。
通常妊娠紋出現的部位集中在腹部、大腿內側、臀部及胸部,尤其腹部是妊娠紋產生最明顯的部位。大多數孕媽咪有了妊娠紋,並不太會有症狀,頂多會有局部刺痛搔癢的感覺;然而,這些類似西瓜紋或是虎紋的妊娠紋,在產後會逐漸消失,卻轉變為銀白色光澤疤痕線紋,終生都難以消除痕跡。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完羊膜穿刺後,報告結果一般需要等候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當中,許多孕婦心理的壓力可不小,成天緊張焦慮,忐忑不安,最怕接到醫院來的電話,因為接到電話通常不會有好結果,對於期待有個第二胎的Jane來說,便是如此。作完羊膜穿刺後,很不幸接近一個月時,她的電話突然地響起,通知她回診。診間裡醫師跟她說明了很多,但是腦海裡一片空白,始終無法靜下心來了解寶寶的狀況,只是看著報告上寫著「47 XXY」,就是跟正常人不一樣。回到家上網搜尋了許多別人分享的資訊與經驗,她開始對未來產生悲觀的想法,應該留或不留,讓她與先生面臨天人交戰的抉擇。X染色體比正常人多一條,到底對寶寶會有什麼影響呢?
正常人類的染色體為46XY,如果X多一條成為47XXY,稱之為柯林菲特氏症候群(Klinefelter's Syndrome),因臨床上的表現變化很大,所以以症候群來表示。在男嬰發生率大約為1/5000~1/1000,主要原因是不完全減數分裂的精子或卵子,與正常的精子或卵結合後,便形成47 XXY的受精卵;而多出來的X染色體可能源自父親,也可能是來自於母親,尤其是高齡的夫妻。
臨床上大約有85%為典型的47 XXY,其餘為各種不同型式的鑲鉗型(mosaicism),最常見的為46 XY/47 XXY。如果是典型的47 XXY的男孩,在幼童及青春期前皆沒有症狀,外型正常、智力正常,外生殖腺亦為正常男孩的性徵,只是多數身材較為瘦長,比一般同齡小朋友高。雖然文獻報告有些案例可能在學習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較差,智能發展較慢,但多數在成長過程中,與其他同儕並無明顯差異。在青春期開始,因無法製造足量的雄性素,因而體內產生較多的雌激素,影響生殖器發育,導致陰莖短小、睪丸較小,並且有男性女乳化的現象。也由於長期缺乏雄性素的刺激,睪丸造精功能日益退化,以致成人後便成為無精症。因此許多患者都是在結婚後,遇上不孕問題求診,才了解自己染色體與他人不同的情形。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孕媽咪初次領到媽媽手冊,面對手冊上琳瑯滿目的檢查項目不知該如何選擇,心裡深怕檢查作的不足或是不準確,無法及早發現異常胎兒,造成人生幸福的遺憾。因此現代醫學日新月異的進步,目的就是希望能在產前檢查中,提供準爸媽充足的資訊,提早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唐氏症、肌肉萎縮症篩檢外,目前醫學科技多了一項新篩檢項目---X染色體脆折症帶因篩檢,更可以準確地篩檢出異常基因的胎兒,讓準父母安安心心地迎接健康的新生命。
何謂X染色體脆折症(Fragile X syndrome)?如果說唐氏症是新生兒智能障礙最常見的疾病,那麼X染色體脆折症則是發生率僅次於唐氏症,卻是最常見的「遺傳性」智能發展疾病。主要是在X染色體長臂末端會產生脆弱的斷點,因而造成斷裂的現象,因而稱之為脆折症。
依據醫學統計資料顯示,男性發生機率大約為1/3600,女性發生機率較低,大約為1/5000,而準突變帶因率則約1/250。主要遺傳模式是性聯遺傳,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一條帶因一條正常,臨床上症狀可能比較輕微,甚至沒有症狀;但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一旦帶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體,便一定會發病。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小姐與男友交往多年之後,無論對方對她多麼地好,甚至捧著鮮花,精心安排求婚場面,她都始終拒絕男友結婚的請求。男友一度懷疑Y小姐是否真心相愛,但事實上她是有苦難言。最後不得已向男友坦白,原來她自小學開始癲癇發作,長久以來一直以藥物來控制病情;只是聽家人說,服用癲癇藥物不能懷孕,怕生出畸胎兒,怕遺傳給下一代,為了男友終生幸福著想,她不敢貿然答應婚事。終於說出了心中隱藏許久的秘密,也讓男友了解原來Y小姐不是不愛他,於是立刻帶她去醫師那兒諮詢,為將來婚事做準備。究竟癲癇婦女能否正常懷孕,該如何安心懷孕呢?
「癲癇」常被人誤認為是一個令人不恥或可怕的遺傳疾病,古人以為是因魔鬼附身或是神明降罪所致,在台灣民俗甚至以「羊癲」、「羊角癲」、或「羊癲瘋」,亦有人稱「豬母癲」來稱呼,但事實上這個疾病與這些動物一點關係都沒有。癲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不正常過度的放電所引起,有的是先天的,如出生時腦部缺氧、先天性腦部畸形、或動靜脈畸形等;亦有後天所造成的,如頭部外傷、腦膜炎、日本腦炎、腦瘤的發生,只有很少部份的病患是由於遺傳而來的。以目前醫學的現況,大約有60%的患者是找不到原因的。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歲的小芳,結婚不到半年便很快有了好消息,與先生兩人滿心歡喜,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然而在第一次產檢時,卻意外發現在子宮內長了兩顆五公分大的子宮肌瘤;自此之後整個心情便盪到谷底,成天擔心子宮肌瘤會影響寶寶的發展。她更納悶平時並不會感覺腹痛,月經來時也都很順,肚子裡怎麼會藏了兩顆鴨蛋大的肌瘤。所幸整個孕期也沒有太大的狀況,只是偶爾發生幾次宮縮的情形。由於子宮肌瘤影響了胎位,最後以剖腹生產的方式,平平安安產下一個可愛的小男嬰。
相信很多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在懷孕期間也一定有相同的心境。一個原本快快樂樂的過程,卻因肌瘤導致孕婦承受了不少心裡壓力及擔憂。到底懷孕時可不可以與子宮肌瘤和平共處,會不會有風險,每個有肌瘤的孕婦應該事前多瞭解自身的情況。
子宮肌瘤為婦女育齡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尤其是25-40歲之間。而懷孕期間合併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大約為0.3~2.6%。大致上依肌瘤生長的位置分為三類:漿膜下(子宮最外層)、肌肉內層及黏膜下(子宮腔)。因肌瘤生長的不同位置,症狀便會不一樣,如經血過多、經痛、異常出血、頻尿、便秘等,當然一部分病患是沒有症狀的。而肌瘤的生長速度、多寡及大小,每個人也並不盡相同。在懷孕期間大多數症狀不外乎是疼痛、出血及壓迫如腰痠、頻尿或裡急後重的感覺。子宮肌瘤在懷孕期間變大者不在少數,但大多數肌瘤在孕期五個月之後,逐漸變小,甚至產後可能完全消失。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日本爆發德國麻疹大流行,感染人數已逾萬人;在國內也已發現三例自日本境外移入感染德國麻疹的病例。由於日圓匯率走跌,加上暑假即將來臨,台灣赴日旅遊人數預估將爆大量;因此欲前往日本旅遊的孕婦、未滿一歲的孩童及回國後會接觸到孕婦及1歲以下嬰兒的人,都應該確保自己是否已注射疫苗或已具有抗體,才能安心赴日旅遊。到底德國麻疹為何對於孕婦會有這麼大的威脅,是大家必須事前了解的。
所謂的德國麻疹(Rubella),俗稱為風疹。之所以常被稱為德國麻疹,是因為此疾病最先於十八世紀中期,由德國的醫生所確診。這是一種RNA病毒,好發於冬末初春季節,可透過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或飛沫而傳播。潛伏期大約14-21天,會出現輕度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關節痛、肌肉痠痛之現象,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而疹子會維持3至5天。有些病患卻並不一定會出現疹子,僅有類似感冒跡象,故常已感染而不自知。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在電視台上最熱門的新聞,應該就是「我是歌手」的大陸歌唱節目了。包括來自台灣的歌手們,彼此競爭展露歌喉,短時間內成功吸引了兩岸三地許多觀眾的矚目。其中一位實力派唱將「彭佳慧」,其獨特的唱腔和舞台魅力,讓人很難想像她在兩年前,曾歷經產後大出血,經由輸血3000cc後才保住一命,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因此面對生產難以預防的各種風險,千萬不可輕忽產後大出血的危機。
傳統上產後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簡稱PPH)又稱之為血崩,是指產後出血量大於500㏄以上。大多數發生於剛生產完的24小時內,稱為「立即性產後出血」。然有時產後出血不一定會馬上發生,可能在產後一天甚至在產後1、2個月內,醫學上稱為「延遲性產後出血」。產後出血發生的原因不同,其危險性也不一樣;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引發之出血,只要失血量達一定程度,即有可能威脅產婦健康,導致其凝血功能障礙,甚至休克及死亡。因此有必要瞭解其發生原因與緊急處理方法,才能解除產後大出血的危機。
造成產後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五項: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夯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中,飾演算計嬪妃的壞皇后---港星蔡少芬,在懷孕五個月時突然發生陰道大量出血;經檢查發現是胎盤早期剝離的現象,待住院治療兩星期後,總算母子皆平安順利度過難關,繼續懷孕準備新生命到來。「胎盤早期剝離」應該算是孕期裡「胎死腹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在臨床上症狀及徵兆變化差異較大,稍不注意醫師與產婦都容易輕忽,該如何察覺並進行適當處理,是每個產婦需要事前多認識的一項疾病。
胚胎從著床開始附著於子宮壁,藉由絨毛膜上絨毛的發育而逐漸形成胎盤。胎盤是由許許多多的血管所組成,是維持孕婦與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胎兒經由胎盤和臍帶獲取生長和發育所需的養分,同時亦將其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藉由母體排出體外。因此胎盤功能的好壞,關係著胎兒的成長與生命健康。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紅斑性狼瘡(SLE)是一種侵犯全身各器官的慢性發炎性疾病。由於免疫系統的失調,身體產生出自體抗體,攻擊身體組織而發生發炎現象,以至於造成人體器官的傷害。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了:臉上出現蝴蝶斑、對光容易過敏、口腔潰瘍、全身性關節炎、腎臟炎及血液疾病等。雖然男性、小孩、老年人也有可能得到此病,但大多數SLE發生在女性的比例居多,尤其是在生育年齡的婦女。因此在此階段的婦女,面臨結婚、生子的重要人生規劃時,往往對於是否可以懷孕,懷孕後服用藥物是否會影響胎兒,以及是否會遺傳給下一代等問題,產生了心理上的憂慮及恐懼。
目前是什麼原因導致罹患SLE,醫學並不清楚,有些可能是治療高血壓、癲癇、心臟疾病及精神方面疾病的藥物所引發的,但停藥後便會自動痊癒。至於下一代是否會遺傳SLE,雖然有些病患家族內有相同的情況,但並無證據可以證明紅斑性狼瘡是有遺傳傾向的。
紅斑性狼瘡症狀千變萬化,治療上也相當複雜,需要視病人個人病情做適當的調整與治療,最常使用的治療藥物便是類固醇。俗稱的美國仙丹在藥物等級上,雖歸類在C級用藥,亦代表在動物實驗上可能有胎兒異常的機率,人類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相關性;但臨床上已經使用相當廣泛,也並沒有發現有增加胎兒異常的機率。因此類固醇常用來當做SLE病患懷孕後的第一線用藥。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氏症是導致新生兒智障以及多重先天性構造異常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胎兒染色體異常發生率最高的疾病;尤其在超過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懷有唐氏症寶寶的機率會大幅上升,而且隨著年齡呈現直線的增加。根據台灣衛生署的初步統計,台灣每848位新生兒當中,就有一位是唐氏症的患者;截至目前為止,並無任何醫療方法可以治好唐氏症。因此現在產檢中,幾乎每個孕婦都會先接受母血唐氏症的篩檢。
由於醫學對於唐氏症的了解更多,檢測的方式也很多,從以往懷孕四個月左右抽血檢查,到現在在懷孕三個月左右的胎兒頸部透明帶及鼻樑骨測量,在在都是期望能夠以傷害性最少、風險最低、準確度提高的方式,來做產前的篩檢。以往單純抽血篩檢的準確度大約只有60-80%,現在經由胎兒頸部透明帶及鼻樑骨的測量,加上母血中的荷爾蒙(乙型人類絨毛性腺激素(freeβ-hCG)及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 (PAPP-A))數值,已經可以偵測出85%以上的唐氏症寶寶,確實造福了不少夫妻。然而,這類的檢查,目的只是做篩檢而不是最後的確定診斷;況且如果報告結果顯示是低危險群,充其量只能說預測胎兒得到唐氏症的機率比較低,而不是確定不是唐氏症,因此很有可能仍舊生出一個唐氏症的寶寶。
若檢測結果為高風險群,提早安排絨毛膜採樣或是羊膜穿刺來獲取胎兒細胞進行檢查。絨毛取樣術的方式,是從發育中的胎盤取得一些細胞樣本組織,而羊膜穿刺則將子宮內的羊水,抽取約20 cc送驗,兩者不僅可以確定寶寶是否為唐氏症,連帶所有23對染色體都可以完全確認。因此其他染色體異常,像透納氏症候群(X染色體少一條)、艾德華氏症(第18對染色體多一條)或巴陶氏症(第13對染色體多一條)都可以檢查出來;甚至數目正常但構造異常的染色體,如染色體轉位、缺損一段,也都可以一目瞭然。在這種情形下,無論是藉由絨毛膜或羊膜穿刺檢查的結果,才可以得到一個完全肯定的答案;但卻又擔心穿刺後所帶來的風險。所以大多數夫妻在選擇是否要相信抽血篩檢報告,還是要做絨毛膜或羊膜穿刺之間,猶豫不決而憂心煩惱不已。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上前線作戰是男人的戰場,那麼女人的戰場就是上產台面臨生產。在醫學上「產痛」的疼痛指數,僅次於燒傷灼痛;產痛不僅增加了產婦的焦慮及壓力,引起腎上腺素大量分泌,進而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程延長,更可能因長時間陣痛造成體力透支,臨盆無法用力。因此面對人生這麼大的痛,大多數的婦女直接聯想的就是乾脆選擇剖腹生產,因而造成全球剖腹產率年年增加不減的重要因素。然而,開刀後的傷口痛,也著實讓許多人經歷了不好的經驗。可見人們對於身體的疼痛,都具有無法避免的恐懼。
提到疼痛,應該是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最怕面臨的感覺,連嬰兒在接受疫苗注射時,都會因打針疼痛而引發嚎啕大哭的反應,可見痛覺幾乎是伴隨著人的一生。更不用說如果聽到要手術,腦海裡第一個的反應就是:「怕痛!」而術後疼痛也是每個接受手術病患的夢靨。美國一位著名的外科醫師Paul Brand寫了一本書:「疼痛—沒人想要的禮物」(Pain-The Gift Nobody Wants)。他認為,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疼痛,其實是人天生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疼痛訊息可以讓大腦意識作用下做出應有反應,因此絕大多數人經歷產痛及術後疼痛,抱持著「能忍就忍」、「欲去之而後快」的心態,即使是痛不欲生也要忍。但有時術後疼痛的結果,常因不敢咳嗽,使得呼吸功能受限,甚至引發肺部感染;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延後下床活動時間,導致血栓形成、腸胃排氣不順。所以忍一時之忍,反而造成身體及心理不良的影響,拉長身體復原的時間。
Dr.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